關於廣州東山口 秘密要從建築說起

記得多年前三色台有一齣電視劇叫做「東山飄雨西關晴」,該電視劇民國期間廣州作背景大家族之間的故事。片中的西關是指廣州西關,也曾是介紹過西關的永慶坊。而東山則是東山口,這是一個曾經是廣州政商界名人的聚居地,如今東山口的建築及事物,仍能反映出其顯赫地位。

東山口由來有段故
初到東山口的,都會對地名感到疑惑,這裡既沒有「山」,又沒有「口」,地名卻叫「東山口」到底何解呢?原來在舊廣州城東門外是一片低矮連綿的丘陵地,於明朝時,有位來到廣州出仕的大太監,挑中了這片小山丘來建寺廟。城東,山裡,有個寺,久而久之大家便俗稱該廟為「東山寺」了,而東山寺的一帶自此被稱之爲「東山」了。而後來的九廣鐵路會路過東山寺附近與署前路、農林下路交匯的地方形成道口,所以就有了「東山口」這説法。


當然,今天的東山寺早已不在,遺址也變成了圖書館,但藏於東山的民國洋房群,今日依然吸引住遊人的目光。回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,大批華僑回國探親,手上有些資金的都想置業,而那時廣州剛成立的市政公所也大興土木,拆城牆、修馬路,令房地產業興盛起來。東山環境優美,也因地價便宜,吸引了華僑以及當時國民黨政府軍政高層的目光,一棟棟中西合璧的樓房慢慢建起來。

五大名園最有名
廣州人都笑說,東山口的每一座別墅,都留存了有一個名門望族或政要名人的故事,但東山口的洋房多如繁星,五大名園最有名,所指的逵園、春園、隅園、明園和簡園,而逵園是最廣爲人知的。建於1922年,由美國華僑馬灼文所建,一棟三層洋樓,首層、二層有仿希臘式圓柱,三樓陽台上有灰塑的「1922」年份標誌。逵園現為國家級保護文物,歷盡百年滄桑,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,近年搖身一變,透過舊區活化,從一座紅牆綠瓦老洋房轉身成為集畫廊、咖啡室、時尚文化活動和藝術生活體驗為一體的創新藝術空間,大家有機會來,一定要去看看。

百年名校藏東山
不要以爲只有當代的家長才講究子女要「贏在起跑綫」,昔日東山爲達官貴人的聚集地,名校林立,其中又以「七中」和「培正」最爲出名。廣州市第七中學前身為培道中學,創辦於1888年,由美國浸信會傳道會初設婦孺班開始,幾經變遷,在1962年定名為廣州市第七中學至今,著名歌手張敬軒和吳亦凡都是七中校友。至於培正中學,則為香港和澳門培正中學的本部,廣州培正中學創辦於1889年,同樣是浸信會在廣州創辦的基督教書院,時至今日,我們經過校門外,還能窺探到校園內有不少建於上世紀的建築,中西合璧,古樸典雅,在此讀書都會特別醒神。

神佑東山看教堂
東山的兩大名校有著濃厚的宗教背景,故東山口當然少不了有教堂。東山口的兩座教堂,比較為人所熟識的是基督教東山堂,其實在山河後街都隱藏了一座天主教教堂。和基督教東山堂相比,這教堂論位置、建築、裝飾等顯得相當低調。東山天主堂以前又稱花地瑪聖母堂,建於1910年,經過歷史的洗禮,天主堂早已不復當年的模樣,陳舊的聖經,瓦楞紙做的裝飾,長滿銅綠的天主像,就像一個安靜的長者,見證這個地方平凡與樸實。


至於基督教東山堂,則相對宏偉得很,始建於1909年的基督教東山堂,原為一層磚木結構的禮拜堂,1923年重建後才成為今天的模樣。原名東山浸信會堂是美國浸信會在中國廣州創建一座的重要教堂。,有禮拜堂、副堂、主日學堂等建築,基督教東山堂即使深處熱門打卡的東山口,卻聽不到任何喧鬧與嘈吵,給人一種教堂應有的靜逸。

活化助長咖啡文化
經過數年的舊區活化,東山口除了古蹟洋房之外,已經成爲cafe、時裝、文創產品等各種寶藏小店的代名詞。每一個在廣州的文藝青年,似乎都不能抗拒東山口的魅力,多少都會到過東山口看展覽、拍照、嘆啡,都是時下週末的必備節目。然而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,東山口最大的魅力,在於各間不同風格的咖啡店。我們今次選擇探店的cafe,叫做梁渣渣咖啡。它在云云咖啡店中脫穎而出,都是因為店主養的貓,牠在社交媒體上很出名的,所以我們買咖啡前,確實要和這可愛的貓咪打個卡先。我們點了一杯Dirty,其油脂非常豐富,杯面的紋理也相當漂亮,喝下去口感甘醇清爽,相當之有層次感,不愧是招牌。


此外,我們還點了老闆的新出品 – 米糟男孩,融合了酒精的咖啡,最特別是它用到了雲南的酒糟,再加上橙皮的點綴,甘苦混合微甜的滋味,還有些許清新感,算是非常不錯的新體驗。用一天時間閒逛東山口,大概會發現這地方不僅保存了老廣州難得的氣息,一事一物都像緩慢地融合在歷史當中,一切來得自然溫柔,值得人來好好細味⋯⋯

梁渣渣咖啡店
地址:廣州市越秀區東華東路552號
電話:+86 13640333348

交通:乘坐廣州地鐵1號綫及6號線到東山口站,即可步行到文中各景點。

如果大家有甚麼問題和分享,請隨時找我啊 facebook.com/dishtravel
聯絡我們:[[email protected]]